<aside> 📓
你经历过的所有事情,其实都是你的财富。
坏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。
小成靠聪明的勤奋,大成靠明智的选择。
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
我始终坚持:真诚比智慧更重要。没有什么能通往真诚,真诚本身就是道路。
到普通人身上,如果你觉得现在活着没什么意义,还总关起门来思考“我的人生有什么意义”“我的使命到底是啥”“我该如何改变世界”这种问题,你不仅很难想通,而且会越来越丧,最后陷入恶性循环:思考意义→想不明白+很不快乐→我一定是还没找到答案→继续思考意义→更加迷茫和不快乐
我想说的是,你现在能感知什么意义、认同什么目标,就先好好地体会这个意义,为这个目标行动。
你可能并不需要马上就成为精英,拯救世界,你可以先把自己“捞”出来。当你有一天能改变世界的时候,你会有感觉的。
伟大的梦想是事后总结出来的,当时,你需要的就是一个行动的小意义,
比如:
•用几年时间体验一下一线城市的热门行业,看看世界有多大;
•有个想赚钱的野心,然后踏踏实实地干;
•用自己的积蓄养好一只猫,把它安置在自己租下来的、按自己喜好布置的一个向阳的单间,周末时和好友痛快地玩一盘剧本杀……
•未来的三年里,你要做点什么有意思的事?
•如果还想不通,那么未来一年呢?一个月呢?一周呢?一天呢?未来一小时呢?行动起来,走出自己的一小步。
越是求结果,越是给自己设定“一定要成功”的框框,越会“死”得惨。
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
说的是内在动机的指针比外在动机更灵敏,更指向成功。所以,为自己制作一个**“有意思问题清单”**,问问清单上的每件事情:有意思吗?
•在毫无压力的时候,我也愿意这么选吗?
•如果有代价,我愿意付出这个代价吗?
•这件事的难度我搞得定吗?我能持续在这件事上做得很好吗?
•我有足够的资源吗?
•我喜欢和这个领域的人在一起吗?
当遇到新选择,你不妨试试看这些“有意思”的问题。它们像一个漏斗,帮你把事情筛了一遍,留下的就是最接近“有意思”的事情,也是最好的选择
有意思,就是你的那把尺子。你经历的“有意思”的事情越多,你就拥有越大的自主权、能力和安全感,你也能慢慢打开更多有意思的事,让生活变得越来越有意思。
人生好像爬山,你坐在家里打算怎么爬珠峰,怎么能想得明白?
你要做的是先爬自己能搞得定的香山;在香山顶上,你也许会遇到人邀请你去爬五台连穿路线;在那里,你有机会遇到专业登山队员,他们会告诉你可以去四姑娘山训练试试看;最后,你也许真的有机会冲击珠峰。
这就是人生的“爬山算法”:全力以赴地爬上你目之所及的一个小山头,你会看到更多的山,看到下一个山头和路。就这样凭着“有意思”一个个地把你关心的事做到极致,你会走到你想象不到的高处。所以,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。别想什么大意义,先成为一个有趣的人。
“‘躺平’很好,躺舒服了再做事。”
当走入觉得过不去的低谷期,就放自己一条生路,好好“躺平”:可以锻炼身体,相信好的体魄无论是承受低谷还是迎接高潮,你都需要。出去走走,多遇见些有趣的人和事;不爱动的,也可以好好读些人物传记。想遇见有趣的灵魂,还可以看看我每周三晚上的直播,我每年会介绍100个有趣的人给你。工具书之类的,可以先放一边。或者就像一只冬眠的熊一样,好好睡觉,静待未来。
躺着躺着,你会看到黑暗里隐隐闪光的点,那是漫长隧道的另一端,然后你向着那里走出一步。哪怕这一步超级超级小——有意思之路也就开始了。
未来的世界里,该怎么玩好创造类游戏?熬得久、跑得快这种玩法,在创造性时代是赢不了的。 创造类游戏的唯一玩法,是回来做自己。
顶级运动员都是这样——从小就练,心思单纯,对冒险发狂。
极限运动员,就是这么狂热。你和他的差距,不是能力,而是价值观。这个时代的玩法,就是找到热爱的领域,成为极限运动员。
说句气人的话,在很多领域,撞大运可能比刻意练习更重要。